

尉迟氏
以部落名命姓
山西
尉迟恭、尉迟乙僧
太原府;太原堂、镝余堂、忠武堂
尉迟凤岗、尉迟琳嘉
尉迟(读音yù chí)是以部落名命姓。前秦时期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族,灭亡代国。后来拓跋邽复国,改国号为魏,史称北魏。与此同时,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落,号尉迟部,如同中华之诸侯国。后来尉迟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,被命以族名尉迟为姓,称尉迟氏。
展开
待补
展开
迁徙分布
尉迟氏是典型的源出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,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为第四百十九位门阀。尉迟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尉迟,本来是南北朝时来华的鲜卑族部落的名称。距今1600年前,这个部落随同同族的拓跋氏跑到中原来打天下,经过长时期的东征西战,拓跋氏终于当上了皇帝,于是尉迟部也就身价百倍,成了北魏皇室的一个诸侯。后来,北魏皇帝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折服,极力推行中华文化,学习汉俗,连皇帝的姓氏都由原来的拓跋氏改为元氏,同时还下令其族人也一律改为汉姓,尉迟氏便是在这种情形下,以部落的名称作了家族的姓氏,而称尉迟氏。尉迟复姓望族居太原,战国时秦国置郡,相当于山西省太原市。
展开
郡望
太原府:亦称太原郡。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(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、霍山北部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、交城市、平遥市、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。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(980年)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山西太原)。以后宋朝、金国的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、清两朝以来皆为府。民国时期改为市,成为山西省会所在,一直沿用至今。
堂号
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镝余堂、忠武堂:唐朝时有鄂国公尉迟敬德,战功累累。有奸臣说他要造反,太宗问他,他回答说:“臣从陛下身经百战,今之存者,皆锋镝之余也。天下已定,乃更疑臣反乎?”(我随陛下身经百战,如今留下的,是枪刀弓箭里面捡回来的一条剩下的命。如今天下已定,你就疑惑我要造反吗?)说罢,就脱光衣服往地下一扔,要太宗数数他身上的伤疤,太宗留着泪抚摩着,安慰他。他卒后谥忠武。
展开
四言
望出太原;源自鲜卑。——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
全联典指尉迟姓的郡望和源流。
如皋城筑;益州碑留。——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出旧日如皋城砖上有“尉迟敬德造”字样。今灵威观即当年尉迟敬德行辕。下联典指北魏·尉迟迥都督益州,政绩卓著,州人立碑颂德。
五言
兄弟双公爵,父子两画家。——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北周蜀公尉迟迥及其从兄吴国公尉迟纲。下联典指唐代画家尉迟乙僧与其父跋质那(画家)皆以善画闻名,有大小尉迟之称。
六言
鄂国表凌烟阁;益州留颂德碑。——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唐初大将尉迟恭,字敬德,朔州善阳人,隋末跟从刘武周,后降唐,曾击败王世充军,并参与镇压窦建德。武德年间玄武门之变中,助李世民夺取帝位,历官泾州道行军总管;襄州都督等,封鄂国公,图形绘于凌烟阁。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周代地人尉迟迥,字薄居罗,孝闵帝时,因平蜀有功,封蜀公,驻益州。
七言
益土颂恩威并济;凌烟表山岳不移。——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北周·尉迟迥,有大志,好施爱士。以平蜀功封蜀公。下联典指唐·尉迟恭,佐太宗中兴有功,其图形绘于凌烟阁。
八言
富不易妻,愿辞帝女;情甘让国,留待唐廷。——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唐·太宗欲以女妻尉迟恭,尉迟恭以“富不易妻”辞之。下联典指于阗国王长子尉迟胜天宝中来朝,官至骠骑大将军,请以该国王位让弟,自己留唐宿卫。
九言
智勇兼全,累功见忠武;恩威并济,刻石颂姓名。——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唐初大将尉迟恭,字敬德,朔州善阳(今山西省朔县)人。因战功卓著,是李世民亲信之一。玄武门之变,助李世民夺取帝位。历任泾州道行军总管、襄州都督等。太宗欲妻以女,敬德曰:“臣虽不学,闻古人富不易妻,此非臣之所愿也。”帝乃止,以功累封鄂国公。卒谥忠武。下联典指北周蜀公尉迟迥,字薄居,有大志。好施爱士。为是夫铭碑颂之。
展开
-
04-252020尉迟氏名人尉迟迥 字薄居。北周孝闵帝时,因平蜀有功,封蜀公,驻益州。他素有大志,好施爱士,政绩卓著,为时人铭碑所颂。
-
04-252020尉迟姓宗祠通用联四言 望出太原;源自鲜卑。 ——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尉迟姓的郡望和源流。
-
04-252020郡望堂号郡望 太原府:亦称太原郡。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(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、霍山北部一带地区。
-
04-252020迁徙分布尉迟氏是典型的源出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,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为第四百十九位门阀。尉迟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
-
04-252020尉迟氏源流尉迟姓源流有二:源于塞种人,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尉迟氏族,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。 源流一: 距今一千六百余年前,西北地区有一个氏族部落号“尉迟”,其祖先是中亚胡人的一个分支,即后世的“于阗人”,就是今称的塞种人,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于阗语即于阗塞语,其族首领的世家姓氏叫做“Vi-ca”,汉译音为“尉迟”,是冠在从汉朝时期开始立国的于阗国名前的头衔,其意是“征服者”、“胜利者
-
04-252020尉迟治平尉迟治平 (1944 年4月25日~):文学硕士,中文系教授。《语言研究》主编。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。湖北省语言学会理事。中国语言学会、全国方言学会、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。
-
04-252020尉迟瑞兰尉迟瑞兰 (1898~1981),女;江苏江宁人。著名现代护理学专家、教育家。 1927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护士学校。1928年回国,曾任江西南昌妇幼医院护士主任、芜湖弋矶山医院护士学校教员、云南圣光医院护理主任、南京鼓楼医院金陵护士学校校长。
-
04-252020尉迟凤岗尉迟凤岗 (1903~1937),字敏鸣,山西朔县人。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,第二十一旅副旅长,抗日英烈。尉迟凤岗自幼为人正直,颇有燕赵义士风采,好打抱不平,疾恶如仇。
-
04-252020尉迟运尉迟运 (公元539~579年),鲜卑族,尉迟纲之子;朔州善阳人(今山西朔县)。著名北朝北周将领。有文武才干,忠勤鲠直。受武帝器重。北周建德初年,以其为右宫正,辅太子赟。数直言谏赟过,反遭其忌恨。 北周建德三年(公元574年),宇文直乘帝离长安,突袭宫城。运临机应变,击溃直兵。帝还,进位大将军。参预筹划平齐,封卢国公。 北周宣政元年(公元578年),总领禁军,随帝北伐,护帝丧还京。 北周宣帝初,进位上柱国。后尉迟·运惧帝报复,求出为秦州刺史。
-
04-252020尉迟乙僧尉迟乙僧 于阗(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)人,唐代画家。与其父尉迟跋质那(画家)皆以善画闻名,有大小尉迟之称。